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人有两大执念。
一个是,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。一个是,害怕失去目前所拥有的。
所以,白玫瑰才会永远成为白月光,而红玫瑰也会永远成为朱砂痣。
这种心情,放在今年失而复得的2025一级白牡丹《冷噙香》身上,实在是,十分地合宜。
曾经,2025的春茶季,倒春寒倒在特级白牡丹(牡丹王)的时节的时候,老S曾经忧心忡忡地说,今年这冷天,恐怕要减产非常多的茶。
前期热得非常慢,到了后期,天气一旦热起来,茶树就会发疯一样长,好多高等级的茶就采不了了。
而那时候,最容易减产的,是特级白牡丹(牡丹王),以及,其后不久的《冷噙香》。
那时候,喝着2024年的《冷噙香》,村姑陈一边兴叹,一边欣慰。
叹息2025的《冷噙香》命运多舛,也欣慰幸好还采到了一季2024年的《冷噙香》。
春茶季结束后的某一天,老S在炭烘白茶的间隙,那头昏脑胀的日子,寄了一份茶样给我。
说,喝喝看怎么样。
很云淡风清的一句话,但那一刻,我福至心灵。
果然,打开就发现是高等级的白牡丹,干茶大多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,并且,芽头秀长纤细,叶片也细窄毫多。
沸水一泡,清冷艳丽,妥妥的就是受万千喜爱的《冷噙香》。
这才惊喜不已经。
原来,今年虽然天气极为不配合,极为低产,老S,仍旧想尽办法,抽调人手,把《冷噙香》给做出来了。
并且,还是比2024年等级更高的,一级白牡丹。
有小半部分的条索拿在手上,跟一级白牡丹鹊桥仙,竟然相差不大。
真真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原本以为即将失去,而今去失而复得,这种喜悦,非文字可表,只有失去过又重新得到的,才可以理解。
村姑陈只能极为欣喜地,天天泡着这清冷调子的,又艳丽无比的,等级还上调了一级的《冷噙香》,快乐地,隔窗欣赏着夏日的艳阳与高楼光影。
夏日长荫马蹄疾,一日看尽,长安花。
2025一级白牡丹
《冷噙香》
【品鉴笔记】
第一冲:
清冷的如清晨林间冰泉的气息,充盈在盖上。
在一揭盖的瞬间,就浓郁地冲进你的鼻腔。
那是沉睡了一整个夜晚的森林,在晨雾中吐纳出来的芬芳。
这苍翠的林木之香,被山间清冷的空气映衬着,便也更加地气度高华起来,仿若身临寂寥广寒,仙宫冷粹,仙娥出尘。
这是2025年春茶季的第一次倒春寒,赋予茶树们的幽冷与清芳。
得之,茶幸。
盖香的第二层,在揭盖之后大约十来分钟之后闻之。
是清雅脱俗的,竹林古木之香。
那种清新的,新鲜的竹叶,采下来用井水洗干净,放到无油的锅里煮水,水沸之后蒸腾满屋的气息。
清香窜满了屋中的空隙,无比清凉,无比通透。
绿树成荫掩映趣,清风徐来满林香。
盖香的第三层,是尾调,在出汤后20分钟左右闻之。
彼时盖子的温度已经彻底降到了跟室温等同,盖上的高沸点与中沸点的芳香物质挥发大半,只余下低沸点的,在风光无限。
这些低沸点的芳香,大半,是松林的清芬。那种深遂茂密的松树林子,晨间与晚间,聚集吐纳出来的木头芬芳。
清郁,清雅,清鲜,清丽。
除此之外,尚有花香倘佯其间。
被这股清越的松竹之香掩住了,只能寻着间隙,冒个头出来,稍稍展露头角一番。
于是,在深林苍翠间,便可瞥见一抹嫣红,隐于其内。
像极了一幅极具韵味的国画。
第一冲的汤色是莹莹的淡黄色,看上去是玉壁般的温润,然对光一瞧,只觉得汤中埋藏了无数的小萤,一闪一闪的,萤光流转。
汤水是莹润的,柔软的,像一匹丝缎。
当然,汤中的滋味是清郁的,清鲜的,清凉的。那种清新可人的样子。那种松竹亭亭玉立的样子。
如珪如璋,萧萧肃肃。
第二冲:
揭盖便是如松林竹林一般的清郁树叶香气。
清新的,仿佛凌晨四五点,天将露白,鸟儿未醒,人行走在林间,所吸到的那些树木纯粹的芳香。
来自那伞状的枝丫,来自那深植于大地的根系,来自那稠密深绿的树叶,来自那含鲜滴翠的细胞深处,那浓稠的细胞液。
又像是正午间,于万木林荫深处,铺天盖地袭来的绿。
又清新又浓郁,还极为鲜爽提神。
盖香的第二层,仍旧是这股子清冷调子的,竹木鲜香。
是置身于深林之中,广袤的,不见终点的,深深的原始森林里的,那种浓郁的老木头芬芳。
禽吟阴森林,鹿伏朴樕木。
盖香的尾调,在盖子彻底冷却到室温之后闻之。
是一股清鲜的竹叶香,以及温柔婉约的花香。
这花香并不是犀利的,也不是尖锐的,更不是张扬的。这花香是温柔和顺的,似桂如兰的。
这花香是不显山不露水,却温和地令人心生愉悦的。
它出现的时间很晚,但占据盖香的时间却很长,想来,它亦是浓郁的,只等这款2025一级白牡丹《冷噙香》的清郁竹叶香转淡转弱之后,它才伺机而动,崭露头角。
露出芙蓉娇面来。
第二冲的汤色迅速变深了,是如黄金一般的色泽。
仍旧是清透无杂质的,如山泉一般的。仍旧是有许多的白毫躺卧其间,光影移动间便流光溢彩的。
汤水中的滋味,明显加深了不止一个度,变成了香艳又清冷的汤感。
兰香桂兰深深浸入汤水中,但竹香木香也沉沉地释放于汤水中。于是,两种香气便交织了,生成了一股冷若冰霜,又艳若桃李的香气。
且,这香气的粘附性还极为强劲。
汤水咽下后的三五甚至十来分钟里,花香与清冷的调调,一直粘附于口腔四壁、粘附于舌上唇齿之间。
一时间整个口腔皆被芳香所覆盖。
随着呼吸吐纳,满口的芬芳便自鼻腔而到达额上,到达天灵。
于是,桃花历乱李花香。
整个人,都香了。
第三冲:
盖香上仍旧是清郁如冷月的竹木之香,在占据主导。
揭盖便是这股清冷的调子,仿佛月华初升,仿佛,月下清荷。
但汤水中,却不再是这样的单调风情。
这一冲的汤水,继颜色加深之后,滋味也随即加深了。
不同于前一冲的清冷与鲜妍打头,这一冲的汤水,是花香打头。
入口便是明媚的,清丽的,雅致的,风中荷花一般的花香。
又或是,九月的桂子,十月的芙蓉, 那般的清水涟涟,那般的盈盈不堪一握。
这浓浓的花香浸在汤水中,在喝茶汤的时候,便趁机沾染了舌,并粘住口腔。
于是,当汤水咽下之后,舌面上的甘甜,便如海面上初升的日头一般,迅速而又强劲地,涌了起来。
如波涛汹涌,如大浪扑来。
这回甘中,又有花香盈盈,亦有竹香朗朗,一时清郁,一时鲜香,变幻莫测,只余甘爽。
回甘里还有炒瓜子的香气,炭烘后生成的焦香,在鼻腔中袅袅。
并不浓郁,却丝毫不能忽略它的存在。
这一冲的汤水质感,会比前两冲更加地温润,也更加地有稠度,仿佛一碗熬煮了三小时的粳米汤一般。
而这些花香竹香,便浓浓地裹在了浓稠的米汤里,不那么容易挥发,也不那么容易释放。
如一朵含羞带怯的,荷。
而整个人,则深深地浸入了这碗秾丽的汤水中,在各种轮翻涌上来的花香木香竹香鲜香毫香里,迷离了神去。
捧清茗在手,闻花香满杯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